于海生教授,1987年参加工作,博士,博士生导师,青岛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教学名师,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青岛市劳动模范,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中国自动化学会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电气自动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电气类与自动化类本科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
握紧育人“接力棒”
刚参加工作的于海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青年教师”。“那时的自己可以用青涩和懵懂来形容,来到作为青岛大学前身之一的山东纺织工学院后,凭着对专业的热情接下了‘老教师’的接力棒,到现在已经有三十三年了吧。”三十年间,于海生见证了学院从仅有本科教育逐渐发展成涵盖本科、研究生教育以及科研工作的蜕变。与此同时,他也在三十年间完成了从“青年教师”到“富有教学理想的老教师”的转变。
于海生从1990年开始主讲《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刚接手这门课时,他发现国内仅有的几种教材仍停留在介绍过时知识的阶段,难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于是,他决心编写一本包含最新理论技术与自己亲身实践成功案例相结合的新教材。
以学生为中心
三十多年来,于海生一直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相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学中做”与“做中学”并行,课堂教学、课程实验、创新设计、科学研究有机结合。
除此之外,于海生还建立了“五位一体”的课程教学体系,即:“研究型+启发式+工程案例”的教学方法、“课堂+实验室+网络资源”的教学平台、“讲课+习题课+讨论课+实验课”的教学形式、“基础型+分析型+综合型+设计型”的课后作业、“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创新活动+考试成绩”的注重过程的考核方法。提及此于海生表示,自己教育理念的形成与曾经的三段校园经历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
“三段校园经历带给我的影响贯穿了自己的整个教育生涯,从本科到研究生再到博士,一次次的身份变化也使得自己对学术的理解有了质的改变。”基于此,于海生多年前提出十六个字的从教准则“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在警醒自己的同时,也成为了学院全体教师的价值认同和工作遵循。“对教师而言,传道、授业皆为本职工作,而它与其他职业不同的是,教师要去教化学生,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
在青岛大学从教33年来,于海生从“青年教师”变为“青岛大学自动化学院院长”,一边是自己所热忱的“教育事业”,一边是“院长身份”赋予他的责任,于海生仍能沉下心来始终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当被问及最喜欢哪重身份时,于海生脱口而出的是“教师”。“与学生第一次见面便会告诉他们‘我就是个老师’,学生们也都用‘于老师’来称呼我。老师的身份很亲切,也更能让我找到感觉。”
作为院长,于海生同样关注教师的成长。他带领教师团队建立“2+1+1+X”大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搭建了自动化专业分类、分流、分段的多样化与个性化人才培养体系,更是构建了具有大实践观、大工程观、大系统观、大集成观的“四大观念”课程体系。
“大学里做学问与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研究院所不同,我们和学生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是一起成长的。”正如于海生所说,在青岛大学从教的三十年间,于海生经历了身份转变、教育理念革新,更感受到了学校的蜕变以及学生的成长,从中也收获了属于教师的那份特殊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