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上午,由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组织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在西交利物浦大学举行开班仪式。党委常委、副校长孔伟金出席开班仪式,研修班全体学员---来自各学院的一线青年骨干教师共40人参加了开班仪式。
孔伟金在仪式上发表讲话。他首先向西交利物浦大学为此次研修活动付出的辛劳表示衷心的感谢。随后,他分别从“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等方面进行阐述,他指出,此次研修活动的开展,是落实教育部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是落实学校党代会人才培养基础工程的迫切需要,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迫切需要。他表示,研究导向型教学是“以学为中心”的提升和发展,要学习它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过程性考核等内容。他强调,参训教师一要掌握研究导向型教学的内涵和实质,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二要勇于自我革命,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三要联系实际,结合自己的授课内容探讨研究导向型教学的应用,四要积极参与研讨和交流。最后,他对研修期间的学习和生活纪律提出要求,一要思想上高度重视、潜心学习,做到“四个有”,即理念有更新、课堂有革命、效果有改善、教学有引领;二要深入思考、学以致用,学成回校后要完成“四个一”,即写一篇学习心得、做一次交流报告、上一堂公开示范课、做一次教师工作坊的主题发言;三要遵守纪律、统一行动,要有团队精神,要实行请销假制度,要注意安全。
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院长张晓军致欢迎辞,他简要介绍了西交利物浦大学开展研究导向型教学的基本情况,以及本次研修班课程安排情况。随后,西交利物浦大学于昊副教授从大学数学课的角度,介绍了数学教学的课程设计与实施,展示了研究导向型教学在大班基础课教学中的实践。郭佳、丁洋洋从学生视角介绍了研究导向型学习与学生学习体验。王博教师分享了研究导向型教学在大班通识类课程的应用,介绍了如何通过案例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文化自信,锻炼批判性思维。张晓军副教授从教学的理念、目标、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学习环境等多个维度,针对研究导向型教学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等问题与大家进行了交流与探讨。
会上,参训教师全身心投入、积极参与、讨论热烈,通过一天的学习,老师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商学院吕途:西浦学生自信的谈吐、良好的自学能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与西浦课堂中大量存在的小组活动与展示密不可分,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酌情加入更多的以小组为单位的课堂活动和课后作业。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建江:通过此次西浦研修之旅对课程研究导向型教学模式的学习,给自己带来了强烈的教学思想冲击,深刻认识到其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必将带来革命性的改变,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期望。
新闻与传播学院姜昕:我将进一步加强情境教学与案例教学的设计,注重变量与场景设定的精密度、进阶性与效率性。今天同事们积极参与讨论的情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师者的初心就是全心全意教书育人,老师们的提问和发言充分展现了这份浸润于教学实践中的心意,能够置身其间,我从心底感到温暖。
电子信息学院许丽艳:作为老教师,确实到了该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沉默式课堂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积极探索、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的时候了。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培耀:通过第一天的学习让我明确了自己学习目标,确认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通过对案例方法的认真学习领悟,有了初步的课程应用思路!有待进一步在后面学习过程中完善,并争取早日在授课过程中实施改善。
体育学院陈浩:研究导向型教学对教师的个人能力、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敬业程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会学生终身学习,教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个非常紧迫的自我丰富、自我提高的要求。今天的学习和讨论给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提供了一个可行的改革方向。
数据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高雪霞:一天紧张的学习,自己都没想到不仅没有感觉到累反而内心充满兴奋和激动。以前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困惑经过今天的学习突然有一种云雾渐开的感觉,令我更加期待未来四天的研修。
国际教育学院韩威:高校教师的角色需要更具体化的转变,理想目标是变为终身学习理念的灵魂引导员。譬如要在知识传授与教学技巧之间寻找平衡,通过研究问题设计、文献资料收集、小组协作讨论、方案制定反馈等环节,以信息技术时代的互联网思维引导学生主动钻研并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的任务是为其提供研究平台和部分条件,使学生在自我研究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和构建学科知识,从而达到提升学习能力的目的。
音乐学院罗旻:听了几位老师和同学的分享,深切的感受到以学生为中心和研究导向型教学不仅仅是单方面的改变,这就要求我对自己的教学提出新的要求。先改变自己再改变别人。
本次研修活动是西交利物浦大学专门为我校教师量身订制的方案,为期5天,主要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型教学主题展开,开展包含3个模块、19个专题的研修内容,研修形式丰富多样,通过启发式讲座、混合式工作坊、互动交流等模式,帮助老师们逐步转变自我角色定位,从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控制者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支持者和引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