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教师
校友
公众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务动态  >  教务动态备份  >  正文

课程建设主题年“学院在行动”18 以思政课改革创新为核心 推动教学质量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行动

日期:2021-01-15       点击:

高校思想政治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今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思政课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必须切实增强办好思政课的信心,全面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依据青岛大学《青岛大学课程质量建设主题年实施方案》(青大教字〔2020〕26 号),马克思主义学院牢固树立“学生中心、目标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以一流课程、思政金课建设为目标、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在线课程资源建设。并以“思政大课堂”建设积极践行思政教育创新,提高青岛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影响力。
一、建立课程培育体系,推进一流课程建设
学院领导集体深入认识、带头推进、重视投入,建立一流课程建设长效机制,激发教师课程建设主动性,切实有效地进行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
(一)一流课程建设必须有长期、扎实的教学投入,学院从最基本的课堂教学和教研抓起,夯实基础,形成一流课程建设的激励制度。首先,学院每年设立一批院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由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评审,确定立项后进行专项资金资助,并制定严格的检查和验收制度,学院今年建立6门院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其次,学院领导带头进行课程建设,尉利工院长、姜文明副院长、郭金鸿副院长带头建课。
(二)学院积极邀请一流课程建设专家开展讲座传经送道、组织老师参加学校举办的一系列一流课程建设工作坊、培训会、推进会等,不断汲取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养分,充分打磨、完善申报课程材料。

(三)集中力量组织优势课程申报。张家惠副教授负责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已获批2019年省级一流本科课程,郭金鸿教授负责的《伦理学》、刘正刚负责的《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由学院推荐申报2020年度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

二、抓住“思政金课”机遇,推进整体质量提升
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高度重视,为思政课建设迎来了真正的黄金期,山东省在一流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又专门推出了“思政金课”建设项目。作为全省重点马院,我们组织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三门课程进行项目申报。张家惠老师《概论》课被评为山东省“思政金课”。
(一)围绕申报项目进行思政金课建设,通过邀请专家交流讲座,学院组织教师深入讨论,并以此为契机,将所有思政公共课都纳入到“思政金课”建设中,实行先集体建设,由教研室组成团队,集中力量建设,然后老师个人建设特色“思政金课”。

(二)发挥公共课教学优势,定期举行集体备课,相互交流、相互合作,激发教改创新点。推进教学资料库建设,为教学改革提供支持,完善听课制度,通过举行公开课、推门听课、教研听课等,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坚持“大思政”格局,充分挖掘思政元素

(一)完善“校领导讲思政课”制度,将校领导集体重视“思政课”的理念面对面注入学生的心灵,有效将学校发展理念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取得了良好效果。校领导讲思政课安排思政教师跟课、课前备课和课后交流研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二)融合学校部门资源,充分挖掘思政教育元素。与团委联合建设“外交官讲思政”课,构建具有青岛大学特色思政课程;团委和思政大课堂共同成立“思想政治实践研究会”,共同推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和实践教学的联合,推动特色思政课实践教学,积极推动“红色之旅”项目培育。一方面加强课程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重视教和学两个层面的教学成果建设。积极探索教师和学生参加比赛的组织模式,通过团队建设、奖励、评优一系列的规范制度,将“以学为中心”落实在竞赛、活动和成果上。

(三)发挥全校公共课特点,联合不同学院开拓思政教学新领域。与纺织学院举行课程思政建设研讨会,参与外语学院的演讲比赛。在大学生讲思政课活动中,动员全校同学参加,获奖作品《异地共证家乡美,遥隔千里话小康》由文学院、外语学院、经济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同学合作完成。

四、创新教研组织形式,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了中班化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使得思政理论课堂有亲和力,有针对性,学生更愿意去听,将思政课逐渐建成学生真正喜欢的课,成为铸魂育人的核心课程。
(二)充分利用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经验,探索、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利用智慧树、泛雅超星等平台,建设线上课程,完善在线课程资源建设,严格执行《青岛大学在线教学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完成全部课程在线平台建设。
(三)以教研项目推进教学质量提高,组织教学团队申报教研项目,用理论研究支撑思政金课的打造。姜文明主持的《基于OBE教育理念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被立为省级教研项目,赵俊林老师的《‘法学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于坤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混合式课程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和杜中新的《微信公众平台辅助思政课教学的研究》被立为学校教研项目。

(四)建设“思政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与“蓝海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研发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五、以“思政大课堂”为抓手,促进思政教学创新
(一)组织“抗击疫情,把思政作业写在祖国大地上”。第一阶段,以“同‘屏’共振,齐心战‘疫’”为主题征集抗疫作品。第二阶段,以“我见证的家乡抗疫故事”为主题征集抗疫作品。第三阶段,以“学在抗疫第一线”为主题,组织返校的部分学生到街道、社区进行抗疫实践学习。当前,公众号正在推出的是“我见证的家乡小康故事”系列作品。并将学生优秀作品经过精心整理准备结集出版。
(二)由教育部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的“绽放抗疫青春·决胜全面小康”第四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落下帷幕,我校选送的作品《异地共证家乡美,遥隔千里话小康》荣获全国二等奖。
(三)积极参加山东省首届思政课短视频大赛,获得优秀组织奖。

(四)积极走进社区,将思政课实践和社会紧密结合,和金家岭等社区及企业单位形成思政共建模式。在青岛金家岭街道东城国际社区,与社区党委工作人员一起为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实践课“学在抗疫第一线”。

六、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培养思政教学名师
学院积极创造教师成长的环境和条件,通过组织教师线上、线下培训、进修、访学等方式,保障教师不断成长和进步。
学院鼓励教师走出学校,发挥自己的影响,张家惠讲授的《概论》课和《学习强国》合作,推出专题:“青岛大学思政课”系列课程,张老师的课在“抖音”平台也广受学生喜爱,是青岛大学的“网红老师”。被评为青岛市优秀思政课教师。

刘正刚老师主持“思政大课堂”,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影响,发挥了青岛大学服务地方的任务,将课堂搬到了社区、企业、政府部门,同时也将社会各界的优秀代表请到了思政课堂。丰富了思政课教学,也践行了习近平对思政课教学的指导。刘正刚老师的教学也被山东新闻联播报道,被评为青岛大学最美教师,青岛市十佳思政课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