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下午,中国新闻社山东分社社长邱江波在我校浮山校区博知楼306为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作了题为《新闻记者的数字化生存》专题讲座,系统讲述了不同时代的技术变革以及数字化支撑对新闻工作者的重要意义。
邱江波长期工作在新闻一线,目击并报道过很多有影响的历史事件如建国50周年大阅兵、粤海铁路通车、美国金融风暴、美国大选等,历任记者、分社采编主任、分社社长,并作为首席记者派驻华盛顿。其在采编业务之余坚持从事学术研究,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出版专著2部。曾任山东省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指导委员、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及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部校共建”讲座专家、及青岛大学等院校兼职硕士导师。
本场讲座中,邱江波结合自身经历将媒介技术发展分为1992-1999年、2000-2009年、2010-2019年、2019-2029年4个时代区间,系统阐述了各个时期新闻工作方式在技术驱动下的变革。在邱江波看来,1992-1999年这个时代,记者的数字化生存的几个基本要素包括:采访设备的数字化(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数字无线移动电话或接入设备)、支撑系统的数字化(电脑服务器、运行在服务器和接入终端设备之上的数字编辑处理平台,需要一定的带宽和并行接收与处理的容量)、面向用户或受众的数字播出、出版或稿件分发系统平台。
“我们要不要做标题党?要不要追求流量?”讲座结束后,有同学向邱江波社长求教。邱江波说,出彩的标题是需要的,这样才能吸引受众眼球,但真正留住用户的还是高质量的内容,做不成“畅销书”,我们可以做“长销书”。讲座由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姜昕主持,近百名师生聆听了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