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
教师
校友
公众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务动态  >  教务动态备份  >  正文

【夏季学期进行时】公共卫生学院夏季高端学术报告——徐苑苑教授

日期:2019-07-10       点击:

   7月9日上午,应青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特邀,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徐苑苑教授,来我校开展学术交流。在青岛大学浩园医学教育综合楼一楼报告厅进行了题为“转录因子NRF2在无机砷致癌效应中的作用与机制”的高端学术报告。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毒理系的崔莲花教授主持了报告会。公共卫生学院师生200余人参加了报告,并与徐苑苑教授进行了学术讨论与交流。

   报告开始,徐教授首先介绍了I类致癌物砷在国内外的暴露情况与其可能造成危害的相关研究,同时介绍了现有的关于NRF2的相关研究并指出NRF2在无机砷致癌效应中可能的作用。接着,徐教授介绍了自己课题组目前的研究成果,其间详细介绍了自己课题组高难度模型鼠的摸索建立过程及目前课题组体内体外实验的进展,发现转录因子NRF2在无机砷暴露下出现的致癌效应中起重要作用;并影响下游通路相关蛋白等的表达。

   最后,徐教授指出在无机砷暴露的环境下,NRF2可能在其致癌过程中起促进作用。徐苑苑教授精彩的报告让在场师生获益匪浅,拓宽了广大师生的科研视野。其研究团队不辞辛苦、不断探索的工匠精神对广大师生从事科学研究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徐苑苑,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教授、博士生导师,慢病环境基因组学研究室主任,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兴辽英才青年拔尖人才,兴辽英才计划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研究创新团队核心成员。2009-2010年任中国医科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教研室讲师。2010-2013年于美国国立环境健康研究院国家环境健康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2013年至今任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2017年至今任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慢病环境基因组学研究室主任。致力于环境污染物健康效应与分子机制研究,主要方向包括:(1)环境应答敏感基因在慢病发生中的作用与机制;(2)氧化还原稳态对癌症易感性的影响;(3)干细胞在环境毒物致癌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与机制;(4)环境污染物致癌实验模型的建立与风险评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4项。在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Perspectives 和Free Radical Biology and Medicine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英文专著3部。曾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和美国毒理学会青年研究奖6项。现任美国毒理学会金属分会秘书长,中华预防医学卫生毒理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公共卫生分会委员等。担任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和Achieves of Toxicology等国际毒理学期刊同行评议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