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5月18日,第七届大学通识教育联盟年会在中山大学隆重开幕,来自全国100余所高校逾350位专家学者相聚一堂,共同剖析中国通识教育现状,擘画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开幕式由中山大学副校长谢湜主持,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出席并致欢迎辞。浮山书院教师卢文丽、孙莉参加了会议。


北京大学未来教育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以《人工智能时代更需通识教育》为题作开场报告。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北京大学元培学院院长李猛、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孙向晨、南方医科大学校长黎孟枫、中山大学副校长谢湜、香港岭南大学副校长姚新、武汉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李建中、重庆大学本科生院院长兼教务处处长刘猛、清华大学新雅书院院长梅赐琪、香港中文大学大学通识教育部主任李行德、浙江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兼教务处处长江全元、四川大学教务处处长党跃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通识教育学院副院长郭海鹏作主旨报告。13位通识教育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各自分享各院校在通识教育方面的经验做法,从不同角度回应如何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大学通识教育。



年会还举办了六场分论坛,主题分别是:“经典文本”“多学科交叉课程建设”“人工智能”“通识与拔尖人才培养”“书院制建设”和“科学与人文”。书院教师卢文丽应邀在“书院制建设”分论坛做了题为《书院制与学生成长》的报告。卢文丽老师结合青岛大学浮山书院十六年来的实践与反思,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和高度内卷化的社会大背景下,书院制教育可能是回归教育本质、帮助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方案。浮山书院的博雅教育是通识教育和生活教育的融合,旨在培养学生创造幸福生活与服务社会的能力。卢文丽的报告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们的广泛认同,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秘书长、清华大学新雅书院讲席教授甘阳认为,青岛大学浮山书院在学生身心成长方面的探索,为AI时代的中国大学通识教育提供了一个可资推广的成功案例。



    大学通识教育联盟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于2015年共同发起创立,旨在推动中国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增进高校在通识教育方面的相互交流、协作与支持。青岛大学于2017年加入大学通识教育联盟,是较早加入联盟的高校之一。截止目前,共有83所高校成为联盟成员单位。


下一篇:青岛交响乐团领导一行访问浮山书院